">
AI技术作为全新的通用型技术,经过近两年的飞速发展,已经迈入全新阶段,正在向各领域渗透融合,而2018年也将成为AI技术在终端侧产业化和商业化落地的重要阶段。我们可以看到,越来愈多的“AI”正借助机器人、音箱、汽车等多种形态的“肉身”,从虚拟世界迈进现实世界。
当然,手机作为市场活跃度最高且陪伴用户时间最长的智能终端产品,AI技术对于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。在AI技术的加持下,智能手机的效能以及场景化应用水准都会有较大提升,使得手机能够更加轻松地融入用户生活并带来更多便利。另外,处于风口浪尖的AI,对于智能手机的市场宣传也能够起到相当的助力。因此,AI已然成为各大手机厂商最重要的一颗砝码,无论是对己还是对他。
加码AI 芯片奠基
虽然如今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已经逐渐告别了“野蛮”的硬件堆砌,从而转向科技创新和服务提升。但是,硬件作为智能手机的基础,其主导地位着实难以撼动,而处理器更是核心的存在。AI技术落地到手机上,也是最先以AI芯片作为标志的。
以时间为轴,2017年9月,华为和苹果先后推出了搭载AI技术的CPU芯片麒麟970和A11 Bionic。其中,麒麟970是全球首款内置独立NPU(神经网络单元)的智能手机AI计算平台,通过专NPU来处理海量的AI数据;A11 Bionic则是重新设计了两个杀手锏:神经引擎(Neural Engine)和图形引擎(Graphics Engine)。其中,神经网络引擎就是专为机器学习而开发的AI硬件,它不仅能执行神经网络所需的高速运算,亦能够大幅提升芯片的运算效率,以更少的能耗更快地完成更多任务。
2018年3月,高通则发布了骁龙845处理器。骁龙845属于骁龙第三代AI平台,主要通过Kryo 385定制架构、Adreno 630、Hexagon 685在终端异步运算数据,这部分性能和终端解决方案可以让开发者自由选择,相比骁龙835,骁龙845在AI上的计算能力是骁龙835的三倍,并支持多平台的神经网络系统。
AI技术可以说是赋予了手机简单的灵魂,使其变得智慧化,也就是所谓的“机器学习”能力。
常规的CPU并不适合进行“机器学习”,如果试图实现这个需求,那只会拖慢你的系统运行速度和加快设备能量消耗。而像麒麟970、A11 Bionic以及骁龙845这样的处理器,拥有专门的AI构架,不但不会因为实现“机器学习”拖累系统运行速度,反而能够通过不断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“学习”,使得系统更为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并提升效能。
软硬结合 开启智能生活
究其根本而言,手机与AI技术的结合是服务于用户的。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,消费者对手机体验的要求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,而AI技术与手机的结合,恰好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更优秀体验的需求。
得益于AI芯片的支持,包括苹果、三星、华为、小米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已经在系统和应用侧与AI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度的融合。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iPhone X的Face ID和三星的人工智能平台Bixby,基本涵盖了目前AI技术在手机软硬件结合上的方向。
以苹果为例,因为A11仿生芯片具有神经网络引擎,配合原生感摄像头让iPhone X的Face ID具备了深度智能学习的技能。Face ID在记住用户的面部信息后,会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进行不断学习记忆,也就是说即便你的面容一点点发生改变,Face ID是可以学习并记录下来,从而使得Face ID解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越发灵活。
而苹果iPhone X作为第一部“吃螃蟹”的手机,通过Face ID,无疑在全面屏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不仅得到了用户和市场的认可,更是将AI视觉识别在手机端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,为国内外厂商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。
Bixby人工智能平台则可以说是AI技术在手机端应用的集大成者,在语音、视觉等多个方面均有着较为不错的表现,并且实现了应用功能的广泛覆盖。Bixby不但支持电话、相册等原生应用,还支持多达上百种第三方应用,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轻松进行多种应用操作,哪怕是给人发红包这种复杂的识别都能够通过语音轻松实现。
另外,值得一提的还有手机相机同AI技术的深度融合。
同样以三星Bixby为例,手机相机同Bixby做了深入的结合,使用增强现实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,能够为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实时提供相关信息,实现实时翻译、检测识别等功能。例如,想找一家餐厅,只需要打开相机或者调用一张图片,通过Bixby即可找到你想要的信息。
除了三星Bixby,华为最新的P20 Pro上也有着类似的AI技术应用。
专家表示,未来的软件侧都会有所改变,传统软件都是实现专一型功能,而未来这些软件会系统地集成在一起,并配合网络和云端计算,综合地迈过AI技术来进行操控。所以,这实际上也是对芯片厂商和手机厂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。
令人欣喜的是,国内外手机厂商正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,重新定义着用户同智能手机的沟通方式,也让用户开始体验到AI技术对生活边界的扩展,真正开启智能生活的序幕。
警惕过度营销 落地为王
AI技术与手机的融合确实对用户的智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,但是我们仍需警惕AI是否沦为营销的手段?
数据显示,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为14.72亿部,同比下滑约1%,其中第四季度中国、美国等市场均出现下滑。虽然下滑幅度不多,但却说明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同质化,市场、销量开始出现了增长瓶颈。
很多手机厂商为了激活市场,同时也是为了迎合趋势,在手机产品中增加了AI概念,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将AI作为一个噱头,仅仅强调AI的拍照性能提示、后台管理优化、增加了语音助手等等,但在真正核心硬件、操作系统、算法等方面,却没有AI的痕迹。
有专家对《通信产业报》(网)记者表示,理解部分手机厂商的营销用意,但不希望以“AI”进行过度炒作,而且未来最能体现AI技术含量的载体可能还是手机。如果真要实现这样的愿景,就需要手机厂商不固守陈规,深耕AI落地于手机的技术研发,真正地将AI当成战略来执行。
AI技术创新,正在让手机领域的传统生态发生全新的变化。我们清楚地看到,无论是在芯片上植入AI,还是在系统和应用层面引入AI元素,智能手机都在朝着“越来越懂你”的方向不断演进。
上海紫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叶城路925号B区4幢J
电话:021-31007998
传真:021-31007998
邮件:569998567@qq.com
在线咨询:
569998567
致力成为优秀的IC供应配单专家及IC代理商
竭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及IC配套服务
上海紫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
CopyRight 2020-2025 www.ic-ixy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